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通行证
试听
T中

研究称“物传人”风险比空气传播低1000倍以上

文|财新 蒋模婷
2022年05月07日 17:01
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认为,新冠“物传人”可能每10万次接触只发生一次
news 原图 2022年5月4日,在北京通州Bobo自由城西门外物业的工作人员对快递进行分拣、消杀。图:人民视觉

  【财新网】新冠肺炎病毒“物传人”风险究竟几何?近日,《自然》杂志子刊登载了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称病毒通过物体表面传播的概率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千分之一以下,接触新冠病毒阳性物体表面后感染的概率,每10万次接触感染次数仅有1次。

  新冠肺炎目前已知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靠近呼出含有病毒小飞沫和颗粒的感染者时吸入空气;含有病毒的小飞沫和颗粒落在眼睛和口鼻上;用带有病毒的手触摸眼睛或口鼻。

  第三种途径里,手通常是接触了物品才会带有病毒,所以也被称为“物传人”。另外,也有人提出感染者呼出的含有病毒的小飞沫和颗粒可以在空气中以气溶胶形态存活一段时间,毋需靠近感染者也有可能因吸入气溶胶被传染。

  “物传人”和非接触式气溶胶传播都属于环境传播,一般认为环境传播风险低于 “人传人”,但此前缺乏权威研究对几种传播途径进行详细比较。

  2020年9月后,中国在进口冷链食品多次检出阳性甚至分离出活病毒,便进入了“人、物齐防”阶段。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等人登载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的文章梳理,在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15日期间,中国内地报告了 37 起 COVID-19 疫情共5741 例感染病例。其中,7起暴发中首个被发现的“指示病例”曾接触新冠病毒阳性的冷冻食品外包装,7起疫情共导致689例感染,占期间总感染人数的12%。

“物传人”概率或低至10万分之一

  上述研究中,密歇根大学分子微生物学教授奚传武团队在2020年8月中旬到2021年4月期间,在密歇根大学校园内的多个场所连续多次采集环境样本,包括由特殊仪器过滤出的气溶胶和物体表面拭子。同时,将收集到的环境数据与校园报告的病例数量进行比对。这期间,密歇根大学几乎每天都报告新增病例,约三分之一时间里每日新增病例超过200人。

  

登录 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财新通会员
可畅读全文
订阅/会员升级
您正在阅读
研究称“物传人”风险比空气传播低1000倍以上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恭喜 购买成功
有效期:-
您可在 个人中心 - 我的权限 -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
您正在阅读
研究称“物传人”风险比空气传播低1000倍以上

0  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

限时优惠,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

我已订阅,切换账号登录
您已经购买了 次单篇文章
订阅后阅读更优惠
日更新文章超50篇 每篇文章不到5分钱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公司股价走势、结构人员变化等投资信息。

责任编辑:王永
版面编辑:李东昊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中美会谈在即 特朗普称考虑下调对华关税至80%

2025年05月09日

时隔三个月 比特币重回10万美元

2025年05月09日

王天一等六名中国象棋特级大师过堂 被控行贿受贿

2025年05月09日

招商基金总经理卸任在即 接替者或为招商系“老人”

2025年05月09日

隐藏式门把手失效阻碍事故救援 国标修订征求意见

2025年05月09日
财新移动
发表评论得积分
收藏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App 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