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中国经济:短期判断与长期展望

2012年12月04日 10:25
T中
目前经济放缓52%系周期性因素,48%系结构性因素,结构性因素是2009年的 4倍至5倍,因此当前的政策应当更注重用改革和转型解决结构性问题

  【财新《中国改革》】(特约作者 哈继铭)中国经济增长近期明显放缓,GDP增速从2011年的9.3%降至今年三季度的7.4%。企业利润增速大幅下滑,PMI(采购经理人指数)领先指标徘徊在50左右,银行的坏账率也有所上升。这些现象引起市场的担忧,投资者信心不足,资本市场表现不佳。

“软着陆”还是“硬着陆”

  对未来若干季度的经济判断,我们在今年上半年时对全年经济走势判断就是两头高、中间低的“U”型轨迹。一四季度较强,二三季度较弱。目前的经济走势似乎也验证了这一判断。一些领先指标最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升,许多行业的库存明显下降或增速放缓,出口增速也有所加快,甚至一些原材料价格(如水泥和钢铁)也出现了反弹,表明前段时间出台的一些拉动投资和出口的政策已经开始生效。至于消费,剔除价格变化后的社会商品实际增速稳中有升,显示在收入增长的推动下,中国老百姓的消费增长(尤其是服务消费)潜力较大,有待进一步释放(如国庆黄金周的旅游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经季节调整后的第三季度GDP环比增速已经上升至8.8%。

  当前通货膨胀水平处于周期底部,未来通胀短期内会略有回升,但不至于大幅上涨。首先,国际农产品价格处于高位,同比大幅上涨,将通过进口传导到国内,影响食用油和猪肉等消费品价格。近期房租价格的显著上升将影响CPI中的非食品价格。虽然PPI还在继续下降,但是,除上述钢材和水泥等原材料价格已经环比回升,最近PMI中的产成品和投入品价格领先指标也明显上扬。

  决策者在制定放松政策时会更加谨慎,保持政策的稳健态势。降息和降准可能性不大。减息会埋下包括房价在内的价格风险,房地产政策也受到利率政策影响,降息可能难以刺激经济,但会刺激房价走高。降准现在时机也不成熟。当年为什么要把存准率提到那么高?那是为了应对流动性冲击。中国就像一条小船,被僵硬的利率和汇率钉在岸边,很容易淹没在全球货币宽松的浪潮中,所以要用法定准备金率筑起一道防水坝。拆除这堵坝需要以利率和汇率更市场化或全球货币政策逆转为前提。

  人民币汇率有望稳中有升。短期来看,中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美国则是积极的货币政策(QE)和 “财政悬崖”下的必然财政紧缩。中国宽财政、稳货币,美国宽货币、紧财政,短期内一定会给人民币带来升值压力。另外,美国、欧洲、中国这三个最大经济体中,欧洲作为一个整体,没有明显的外贸顺差或逆差,全球经济的失衡主要表现在中国的顺差和美国的逆差。因此,人民币对美元势必走强。最后,中国在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货币宜保持稳中有升。趋势性贬值可能性较小,不然谁还愿意持有人民币?

  国外关心的是中国经济会“软着陆”还是“硬着陆”,国内更关注放缓是周期性还是结构性问题。如果周期性问题为主,解决方法需要依靠反周期性政策,但如果结构性因素占较大比重,解决途径应该是在宏观政策适度微调的同时,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推动消费,并通过改革提高生产和投资效率,单靠政策刺激不解决问题。

本文导航


版面编辑:张帆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