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城市化背后的增长逻辑

2012年11月02日 10:07
T中
城市化潜力巨大,与之相伴随的人力资本提升等因素,仍将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在未来十年保持8%-9%的增长

  将传统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生产率更高的工业和服务业中去,从而实现生产率的成倍提升,是过去30年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基本逻辑。

刘易斯拐点还未到来

  有观点认为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差不多转移殆尽,人口红利消失,因而潜在增长率已经明显下降。从数据上来看,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停止增长,个别年份甚至出现了微弱下降。但如果据此就认为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已明显下降是站不住脚的。基于增长核算的量化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劳动力数量增加的贡献,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才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过去30年劳动力数量增长对中国平均10%的GDP增长贡献约为1个百分点左右,而劳动生产率贡献约9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后,劳动力由生产率低下的农业转移到城市现代工业和服务业而实现生产率成倍提升才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已知单位劳动产出有三个主要来源,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按贡献大小依次为:实物资本、全要素生产率及教育。这三者之中,全要素生产率潜力最大,也是实物资本投入之外的最重要贡献因素。而城市化过去30年显然是拉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最主要力量。不仅如此,未来十年,城市化仍将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主要理由有两方面:

  一是包括未持有非农业城镇户口的农民工在内,中国城市化率去年为51%,而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一旦踏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除非有重大政策失误,此过程可以到80%以上。没有理由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就要止步于50%或者60%。

  二是中国目前农业和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差距仍很大,推动劳动力转移的市场力量巨大。目前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产出相差近5倍。如果农业人均产出能够达到非农产业平均水平,则在目前农业总产出水平下,将产生2.1亿剩余劳动力。如果以非农劳动产出的一半水平为目标,则将产生超过1.5 亿剩余劳动力。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进入城市制造业和服务业可能还需要 10年-15年的时间,在此过程中,中国的整体劳动生产率将随着这些劳动力进入生产率更高的部门而继续上升。

  从劳动力的数量供应角度来说,农村富余劳动力供给仍充足且廉价。今年7月IMF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将在2020年前继续受益于过剩劳动力供给。我们估计每年仍将有新增1000万农民工进入城市,给定其中80%拥有初中文化水平。就业方向上,据统计有47%从事低端服务业,36%进入制造业企业,余下17%加入建筑业。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制造业生产率最高而服务业最低,因此,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机会进工厂,而不是洗脚端盘子,才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正道。

本文导航


版面编辑:张帆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