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T中

“双碳”变革|多技术路线共同发展 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还有哪些坎?

文|财新 赵煊
2025年07月19日 08:25
可控核聚变的路径尚未统一,已成为资本、产业、科学界竞逐的风口
news 原图 新奥“玄龙-50U”球形环氢硼聚变装置。图:财新 赵煊

  【财新网】被称为“人造太阳”的核聚变正在走出实验室。

  2025年7月14日至17日,新奥集团在河北廊坊主办第三届氢硼聚变研讨会。“在十年前,全球只有五、六家私营公司在做核聚变,如今已有50多家。”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对外发言人拉班·科布伦茨(Laban Coblentz)在会上对财新表示。

  在这场的技术竞赛中,中国也从“追赶者”逐步变为重要推动者,正以多种路线、众多力量并进探索突破路径。

  目前,人类还没有实现商用的可控核聚变。现有核电站采用的是核裂变技术,在较重原子核分裂为较轻原子核过程中获得能量;而核聚变反其道行之,将较轻原子核聚合为更重的原子核,模拟包括太阳在内的宇宙恒星以核聚变原理发光发热。

责任编辑:范若虹 | 版面编辑:刘潇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最新封面报道之二|未盈利企业IPO重启

显影|福岛核灾后:创伤记忆与重建蓝图

工行大连分行原副行长高亚林被查 金融反腐众生相

专栏|“卷”的到底是什么?

财新观察|确保“高效办成一件事”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

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