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李源潮在亚洲合作对话第二次领导人会议上的发言(全文)

2016年10月10日 21:46
T中
国家副主席李源潮表示亚洲命运共同体是发展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是利益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是安全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是责任共同体

  【财新网】据新华社消息,国家副主席李源潮10日在泰国曼谷出席亚洲合作对话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并发言。发言全文如下:

  推进亚洲合作对话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在亚洲合作对话第二次领导人会议上的发言

  中国国家副主席 李源潮

  很高兴出席亚洲合作对话第二次领导人会议。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泰国政府为会议所做的精心准备和周到安排表示衷心感谢!

  亚洲合作对话机制成立14年来,成员国数量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为促进亚洲团结合作、发展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次会议以“多元化实力,同一个亚洲”为主题,很有现实意义。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提出,亚洲要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这里,我就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谈几点建议:

  第一,亚洲命运共同体是发展共同体。亚洲国家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有超过3亿人生活在贫困之中,发展是我们的头等大事。中国倡导“一带一路”建设,旨在同亚洲和其他沿线国家分享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得到大多数亚洲国家的支持和参与。中巴经济走廊、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印尼雅万高铁、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沙延布炼油厂等合作项目稳步推进,千亿美元资本金的亚投行和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顺利运营。亚洲约有42亿人口,经济总量占全球1/3。亚洲怎么发展,世界都在看。我们应积极探索适合各自国家国情的发展道路,对接发展战略,取长补短、互利共赢,努力构建亚洲发展共同体。

  第二,亚洲命运共同体是利益共同体。近年来,亚洲各国互利合作不断加强,利益融合日益加深。2015年亚洲区域内贸易超过3万亿美元,占各国和地区贸易总量的52%;亚洲国家已签署实施自贸协定近150个,其中40%为区域内自贸协定。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的经济交往空前密切,2015年中国对外投资的74%、对外贸易的53%是面向亚洲的,中国和东盟双方贸易达4700多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达1600多亿美元。亚洲经济充满活力,区域一体化潜力巨大,我们应扩大利益交汇点,共同做大造福亚洲人民的“蛋糕”,推动构建亚洲利益共同体。

  第三,亚洲命运共同体是安全共同体。亚洲国家山水相连、安危与共,和平安全是地区人民的共同期盼。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成立24年来,努力凝聚共识、加强协作,推动构建具有亚洲特色的安全治理模式。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5年来,不断深化政治互信,有力维护了地区安全稳定。东盟地区论坛等其他机制也发挥着建设性作用。互谅互让促进地区持续稳定,友好协商推动持久安全。我们应按照“相互尊重、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的亚洲方式,用好各类安全合作与对话机制,推动构建亚洲安全共同体。

  第四,亚洲命运共同体是责任共同体。亚洲各国邻里守望,应对气候变化、极端贫困、自然灾害等重大风险和挑战,需要各国共担责任、和衷共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国家患难与共,多次应对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两次携手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体现了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担当。不久前,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在创新全球和地区治理机制方面达成重要共识。亚洲各国应团结一心,创新地区治理机制,化挑战为机遇,努力构建亚洲责任共同体。

  当前,亚洲正站在新起点上,我们应以合作和对话双轮驱动,积极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一是加强团结协作,维护亚洲稳定。坚持对话协商处理分歧,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二是促进互联互通,深化亚洲融合。中国支持搭建多层次的泛亚互联互通网络,促进亚洲基础设施等多领域的全面融合。三是聚焦互利合作,推动亚洲发展。推进结构性改革,创新增长方式,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性增长。

  亚洲合作对话机制是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中国坚定支持亚洲合作对话深化务实合作,愿担任“粮食、水与能源安全相互关系”合作领域牵头国,以交流、培训、示范和推广等方式加强粮食领域双向合作,根据“多元合作、重点分类、互利共赢”原则推动能源合作,并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防洪减灾、节水灌溉等领域合作,全面提高亚洲综合处理粮食、水和能源安全相互关系的能力。中方拟于明年在华举办“亚洲合作对话与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研讨会。中国支持成立亚洲合作对话永久秘书处,愿再次向秘书处捐款10万美元。

  “一根筷子轻易折,十根筷子坚如铁”。中国愿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与亚洲各国共绘亚洲合作新愿景,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共创亚洲新未来。(完)


版面编辑:财小新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