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通胀前景不容乐观

2013年03月05日 10:45
T中
通胀是否将在2013年再度上升,并成为掣肘中国货币政策的一个关键节点,市场仍然没有定论。在经济转轨发展阶段,金融宏观调控需要始终强调防范通胀风险

  【财新《新世纪》】(特约作者 刘利刚)如果不出意外,中国2月的CPI通胀率将再度攀升至3%以上,对于正在复苏的经济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如果整体经济复苏态势持续,今年下半年的通胀率则很可能突破5%,并拉升全年通胀率接近4%的水平。

  资产价格也应该被认为是通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2年三季度开始,房地产成交量开始显著上升,并在年底创下本轮调控以来的最高点。量为价先,在过去的两个月中,房价出现环比上升的城市开始普遍增多,而一线城市甚至开始出现“一房难求”的迹象。

  在短暂的温和下行后,通胀是否将在2013年再度上升,并成为掣肘中国货币政策的一个关键节点,市场仍然没有定论。但是,在央行公布的最新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央行表示:当前物价对需求扩张仍比较敏感,需要特别关注预期变化可能对未来物价产生的影响。在经济转轨发展阶段,金融宏观调控需要始终强调防范通胀风险。

通胀不容小觑

  分析2013年的通胀形势,需首先分析中国过去10年的通胀缘由。这10年,中国通胀不仅来自供给端,也来自需求端。供给端压力包括原材料以及工资价格的上升,而从需求端看,则主要来自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需求扩张。

  按此逻辑,进入2013年,工资上升的压力已然出现,公用事业品的价格改革已经起步。出于环保需要,资源品价格也需被调高。在此背景下,供给端的通胀压力仍将保持高压状态。从需求端看,在城镇化大旗带动下,中国对能源以及原材料的需求有增无减,此外,中国经济整体增长态势将好于去年,这也加大了整体需求压力。因此,中国的通胀表现在今年将不容乐观。

  从过去10年的经验来看,中国的整体货币供应增幅一直保持在两位数的水平,而且普遍高于实际经济增幅4-5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大约3%左右的通胀控制目标。长期累积的货币相对供应过剩,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升了通胀。

  从货币供应来看,如果M2在2013年仍将保持在13%-14%的增长率,而实际经济增幅为8%左右,简单计算得出的通胀率也将高于4%。

“猪周期”重启?

  食品是CPI通胀的主导因素。从农业部公布的食品价格指数来看,整体食品价格在过去两个月里明显攀升,并不断突破历史高点。季节性以及气候因素可能是导致食品价格“失速”的重要原因,但是,食品价格的连续上攻,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潜在通胀压力。

  过去经验表明,中国食品通胀与猪肉价格关系明显,因此被称“猪周期”。一般而言,中国“猪周期”时长大约为3年,过去的三次“猪周期”分别为2002年至2004年,2005年至2007年,2008年至2011年,而目前的猪肉上升周期从2011年底开始。按照历史常见趋势,猪肉价格将在未来两年不断攀升,在这一过程中,整体食品价格也将出现明显上扬。

资产价格感受不均

  食品价格之外,资产价格也应被纳入考量,以判断整体的通胀压力,其中房价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对房价的判断目前出现明显分化,以北上广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房价在过去数月出现明显反弹,三四线城市房价却较为温和。这也是官方认为房价不具备全面反弹基础的重要依据。

  这事实上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即通胀的表现不均。具体来看,1月全国的平均通胀水平为2%,北京的通胀水平却超过了3%,在普遍的食品价格上涨之外,房租的快速上升是重要原因,1月北京房租价格同比上升了9.1%,这远高于全国不到3%的水平。

  房价和房租的冷热不均,可能引发对通胀的不同感受。这是因为食品价格可能快速传导,但房价和房租价格却存在着一定的地域性。如何应对这种现象,将是货币当局面临的难题。另一个问题则是,与食品价格相比,房价和房租的传导周期是否较长,传导效率是否较低,这仍然值得探讨。

曲线加息?

  从中国央行应对来看,管理和调控通胀似乎并没有固定模式。在过去数年中,央行往往使用“公开市场操作—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的步骤。但去年,面对房价上升而经济下行的压力,央行选择了降息不降准、代之以公开市场操作注入流动性的方式。总体来看,尽管外界呼吁声高,但央行不倾向于使用汇率政策来应对通胀压力。

  从过去一段时间央行的表态和举动来看,对于通胀的可能上升,央行已经开始提高警惕,这主要表现为在公开市场上央行在2013年2月突然重启正回购,这也是自2012年7月以来的第一次。

  如果通胀进一步上升,央行很可能重启央票发行,加息也可能被提上议事日程。当然,与以前相比,央行可允许存款利率上限提高,比如,从目前10%提高至20%,既相当于实现了加息,也有利于推动进一步的利率市场化。

  作者为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


版面编辑:张帆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