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1111111
财新通行证

集体土地入市会冲击耕地保护吗

2013年01月23日 10:09
T中
在住房供应严重不足的形势下,开放集体土地进入房地产市场,定会出现蜂拥入市建房的情况。但是,这种情况不会持久

  【财新《新世纪》】(特约作者 郑振源)地价高涨的根本原因是政府垄断房地产土地供应所致。那么,降低地价的治本办法就是在制度上重塑房地产市场,破除政府对土地供应的垄断,让集体土地(其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竞争的地产市场。

  构建城乡统一、竞争开放的房地产市场可能的风险之一是会冲击耕地保护。其实,这是过虑了。

  在住房供应严重不足的形势下,开放集体土地进入房地产市场,定会出现蜂拥入市建房的情况。但是,这种情况不会持久。市场自有市场的调节规律,在住房建设接近供需平衡时,建房占地自会放缓,以至停止。

  集体土地建房是否必然大量占用耕地?在城镇常住人口年年增加,城镇规模年年扩大,而且在城市还有集聚效益时城市扩张定然采取“摊大饼”的方式,所以,无论国家建设或集体建设,占用一些耕地是必然的。

  然而,农村中有大量空闲宅基地、破产闲置或低效利用的集体建设用地,只要确权,赋予集体土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可以入市流转的权利,这些土地自会按照市场需求,用于住房建设,不需占用耕地;而且城镇房价降低、农民工可以举家进城定居,农村可以腾出更多的宅基地来建租赁房、商品房。

  再说,征收耕地占用税和加强规划管理,也可以调控集体土地的建房活动,使集体土地建房占用耕地不至于失控。

  不过,现行的规划方法得改:一则规划不能以严格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为目标,而要以统筹协调耕地保护、住房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土地需求为目标;二则规划方法得改,不能再做指标分配式的规划,要改做公众参与式的规划。现行指标分配式的规划貌似严格,但脱离实际,得不到实施,起不了规划调控作用。■

  作者为中国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国土资源分会土地与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详见即将出版的2013年第2期财新《中国改革》杂志


版面编辑:张帆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hello@caixin.com,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推荐阅读
财新移动
说说你的看法...
分享
取消
发送
注册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