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三名高校青年教师离世的消息相继被曝出,再次激起公众对高校工作压力和 “非升即走”制度的讨论。高校青年教师身心健康问题日趋严重的事实不容忽视
专家指出,港府“抢人才”在追求“量”的同时,长远亦要追求“质”的提升
22.7%的企业按最低基数下限缴纳社保,按固定工资部分、不算奖金缴纳的企业占到24.6%;围绕社保争议的劳动纠纷增多
随着中本贯通、职业本科的继续扩容,民办高中生源分流可能还会持续,缺乏办学特色和成果的民办高中将面临经营困难
高等教育正从精英化走向普及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承压,学历的“镀金效果”减弱,就业导向成为择校核心考量
今年已有13个省份宣布或预备上调;与社保缴费基数下限差距需关注
冒领背后有个人利益因素驱动,更反映出制度在待遇领取、防范骗保方面的疏漏
即便参加社保,灵活就业人员多选择缴费更少的居民保险;学界普遍呼吁下调他们的缴费基数和费率,降低进入职工保险的门槛
新司法解释强化社保缴纳责任,企业与员工博弈继续
招聘增量集中于技术岗;暑期实习提前求职进度;计算机相关专业因布点多、需求饱和,已在多地专业调整中被预警
人民法院不负责核定与落实社保的缴纳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只处理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赔偿因未缴纳社保产生损失的争议和支付经济补偿的争议
自2026年1月起,托福考试内容也将调整,在保留传统主题基础上,将增加更具时代性和普适性的话题
在经济增速放缓与就业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家庭重新评估读民办本科的投入产出比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负责人、中金研究院院长彭文生认为,现行每年3600元标准方向正确,对农村及低收入群体更具边际效用,可弥补社保落差。但他同时提醒,减轻育儿女性双重负担、完善托育体系,才是提升生育意愿的关键配套
赵志群称,职业本科不应参照研究型大学的培养路径,而是要加大职业贯通教育力度
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张红宇认为,农村养老问题的关键在于资金来源的缺乏以及资金配置的结构性失衡。简而言之,首先要解决“养老钱从哪来”的问题
十年间,高校专业撤销数量翻了25倍,文科专业成“重灾区”,专业教师转岗面临多重挑战
2024年底以来,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持续提速,但领取失业金待遇人数较实际失业人数占比仍然偏低
专家:在财政约束下,从富余教师中选调人员进入事业单位编制,成为地方缓解压力的折中方案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此次解释对用人单位有很大的法律上的震慑作用。但考虑到当前经济周期下行和就业市场低迷,加强社保缴费规范难度不小,社保制度仍需向内变革